半导体材料设备,三季度景气上行,国产替代加速
半导体材料与设备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支撑,从硅片、光刻胶到光刻机、刻蚀机,这些环节直接影响芯片性能与良率,也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。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10亿美元,其中中国大陆占比超40%,是全球最大需求市场。中芯国际、华虹等本土晶圆厂扩产,直接拉动设备采购需求。国产硅片、光刻胶的市场份额也在成熟制程领域持续提升。
过去依赖进口的高端设备正加速突破。国家大基金三期斥资3440亿元重点投向材料设备领域,北方华创、中微公司等企业的刻蚀、薄膜沉积设备已进入国内晶圆厂供应链。中微公司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%,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至两年以内,国产设备的“硬实力”逐步显现。
行业景气度由技术迭代与需求扩张共同驱动。短期看,AI、汽车电子、消费电子需求复苏,带动晶圆厂资本开支增加。长期看,先进制程(如5nm芯片需160次刻蚀,较10nm增加50%)与存储技术升级(如3D NAND堆叠层数提升),推动刻蚀、薄膜沉积等设备需求增长。
三季度行业将迎双重催化,国家大基金三期资金逐步落地,为企业研发与扩产提供支持。消费电子备货、AI服务器交付高峰到来,叠加存储芯片价格触底反弹,将进一步拉动材料设备需求。半导体材料设备的高景气周期,正随着技术突破与需求回暖持续升温。
德国工业订单有降有升,未来走势如何?德国最新公布的5月工业数据像一份体检报告,既有令人关注的下滑指标,也藏着值得欣慰的积极信号。调整后的工业新订单环比减少1.4%,主要受国内需求收缩影响,尤其是计算机、电子和光学产品订单...
欧美贸易谈判僵持,全球市场波动加剧深夜的欧洲股市像被按下了暂停键,德国、法国主要股指小幅下挫,英国市场暂时持平。这场波动背后,一场牵动大西洋两岸的贸易谈判正进入关键阶段。美国政府近期频繁释放关税信号,总统特朗普计划对多个...
即时零售战进行白热化近日,阿里、美团、京东围绕外卖和即时配送展开新一轮激烈竞争。这场被称为“30分钟生活圈”的争夺战,正悄然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。阿里率先出手,宣布投入500亿元补贴,通过淘宝闪购平台发力外卖和日用品配送,...
投资入口
平台综合评分排名
12年沉淀
十年老牌口碑品质
严选平台
综合监管与市场反馈刷选
行业领先
只赚最多5%服务费
实名服务
只服务接受风险条款人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