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uralink的长久理想
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最近公布了一份“未来八年清单”,把科幻电影里的脑机互联,拆解成了一个个可期待的时间节点。
2025年底,他们计划在言语皮层植入设备,目标是让无声的“心里话”直接被机器“听”懂——比如你想说“帮我拿杯水”,机器不用等你开口,就能替你完成。2026年,3000个比发丝还细的电极将入驻大脑,第一位失明者可能通过盲视项目重获视觉,摄像头捕捉的画面会转化为电信号,直接刺激视觉皮层,让黑暗里的人看到光影。到2028年,电极数量将突破2.5万,不仅能深入大脑治疗精神疾病、神经痛,还能实现大脑与AI的深度融合。马斯克说,若进展顺利,那时人类或许能直接与AI互联,甚至通过脑机接口控制人形机器人。
现在,已有7位受试者在使用Neuralink的设备,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和3名渐冻症患者。他们每天平均使用50小时,最多能连续使用100小时——有人用意念操控电脑打字,有人正尝试连接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手,未来或许能自己端杯子、开门。从“解码念头”到“连接AI”,Neuralink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,让大脑与外部世界高效对话。或许用不了多久,我们的大脑真的能住进机器,但最动人的,永远是这些用科技重新拥抱生活的人。
刻蚀设备成为芯片制造新核心在半导体行业发展中,刻蚀设备的重要性正快速提升。英特尔高管指出,随着新型晶体管结构如GAAFET和CFET的普及,芯片制造的核心将从光刻技术转向刻蚀技术。这类三维结构需要更精密的横向材料去除能力...
印度断水,巴基斯坦的水危机有多难?今年夏天,北半球的极端天气让人揪心,有人被高温炙烤,有人被洪水围困。而在南亚,巴基斯坦正同时面对天灾与人祸。一边是部分地区洪水泛滥,另一边是2000万人口的卡拉奇,因印度突然断水陷入更紧...
原子层刻蚀引领芯片制造未来面对芯片尺寸逼近原子级的挑战,传统刻蚀技术已难以满足精度需求。原子层刻蚀技术应运而生,它能以0.4纳米的精度逐层去除材料,几乎消除加工误差,大幅降低器件损伤。这项技术对制造3纳米以下芯片至关重要...
12年沉淀
十年老牌口碑品质
严选平台
综合监管与市场反馈刷选
行业领先
只赚最多5%服务费
实名服务
只服务接受风险条款人群